做個股研究的過程中,我通常會畫這張圖來看市場的評價 vs. 基本面之間的關係。有些人會說 PE/PB/PS 的高或低,是市場情緒&供需買賣的結果,這個論點不能說錯誤,但這只是拿結果去解釋另一個結果,做研究、要獲得超額報酬不能這樣,你必須去分析「為什麼?」,探討投資人到底看上哪些因素?

舉例來說,上面這張圖是 Shopify (SHOP US) 的 EV/Sales (以未來 12 個月預估營收為基礎) vs. SHOP 的某些營運指標組合成的函數(相關係數為 0.8),包括 50% 的毛利率、25% 的 Sales/GMV(交易量創造了多少營收),以及 25% 的 GPV/GMV(多少交易量是透過 Shopify Payment 完成的)。

你可以看到,影響投資人對 SHOP 評價看法的因素中,毛利率佔了很大的影響,其次是 Sales/GMV 以及 GPV/GMV 這兩個衡量平台競爭力的營運指標。

這也是我投資分析流程中的一個出發點,因為掌握這些因素後,我會去問幾個問題:「目前評價/股價隱含了這些因素的哪些水準?」、「分析 SHOP 的營運模式後,市場目前的預期有沒有偏誤?」,以及「如果 SHOP 做了什麼新的業務,會提升/降低這些因素以及評價?」

這些問題,才是投資分析真正該仔細思考的問題。

投資備忘錄:如何透過評價乘數的研究,增加分析品質? 有 “ 2 則迴響 ”

  1. 用50% 的毛利率、25% 的 Sales/GMV以及 25% 的 GPV/GMV。是因為,這是在各種營運指標組合成的函數中,找出跟EV/Sales相關係數較高的嗎?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迴響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