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左右出生的球迷,大概都是看 96-98年黃金梯隊的球星們,一路主宰 NBA 長大的吧?我記得那時候人人都是 Iverson 迷(頭帶、護腕、指套、嘻哈裝扮…這些中二又花錢到不行的裝備)、VC 迷、T-Mac 迷,甚至比較冷門的 Ray Allen、Nash…都有各自的支持者。

不過那時身邊真心支持 Kobe、Shaq,還有 Lakers 的人倒是不多。長大之後想想,其實也只是因為他們一直贏贏贏,粉碎了很多球員和球迷奪冠的夢想吧?老實說 OK 連線拆夥、Kobe 性侵案造成影響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幸災樂禍的心情,那個討人厭的 Lakers #8 終於要完了嗎?

結果也是沒想到 Kobe 用#24 重新定義了自己(而不是像 Ron Artest 變成世界和平,但是行為還是讓人想到奧本山大亂鬥,哈哈),雖然有段時間一邊看 Lakers 比賽,一邊罵 Kobe 是獨王,一邊看最近又是哪個隊友被他罵。

不過一年又一年過去,當 LBJ 這些新生代的怪物進了 NBA、Curry 和勇士改變了球賽的性質(得分高,但是套一句老大的話:”Soft.”),而 96-98 黃金梯隊的球星一一退役,變成 #24 的 Kobe 居然還是一年比一年強,然後拿了兩個冠軍。

到此時,我才真正明白 Kobe 的魅力在哪。不是比 MJ 還要多變的進攻手段,或是優異的防守能力,而是持續不懈的求勝意志,還有總是挑戰更好的自己的,Mamba mentality。

而最讓我尊敬的,是他和鈴木一朗一樣,把「何謂職業運動員」這件事做了完美的定義,並且讓他之後的每一代球星,從 LBJ 開始算起,都有一個最值得效法的典範。

光是這點,我認為 Kobe 比起 MJ 對 NBA 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他自身的範圍,即使他不在球場了,甚至,唉,人不在世上了,仍然會繼續啟發一代又一代的球員們,持續挑戰更好的自己。

謝謝你帶給我們這美好的 NBA 時光,你的意志和故事,會化作籃球場上每一次的砰砰聲,持續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裡面。

也謝謝你,再次讓我因為 Mamba mentality,重新去鍛鍊自己的人生。

願你安息,Kobe Bryant。

發表迴響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