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1Q21 對我 2016 年開始的美股投資生涯來說,有滿多的變化,最主要的還是將 Alpha 主動選股策略清算掉,從此正式轉換成 100% 的指數化投資人。

Alpha 策略清算後,一開始轉換為 100% 投資 VTI 的投資組合,過程中曾經調整為 90% VTI + 10% ARKK,後來又變成 80% VTI + 10% ARKK + 10% ARKW。但後來和家人重新討論、考慮了一些家庭和職涯因素後,又再次回到 100% 的 VTI。這部份的投資,會把每年所得的一定比例提撥作為資金來源。

另一方面,今天的主角 Beta I 策略,這個從我一開始學習美股投資時,就放在那邊跑的指數化投資組合,因為開始納入家人的投資部位 (投資了 25% 的 AUM,不算是一筆小數目),可以承擔的風險必須要重新考量。考慮之後我決定把原先的 Beta I 和新募到的這筆資金,全數轉換至 2017 年就建立的一組實驗多元資產配置策略,MFA-V (Multi-Factor Allocation-V,因為是 MFA 實驗的第五號投資組合)。

我並且將 100% 的股份賣給家人,讓自己只負責管理的工作。

MFA-V 和 Beta I 最大的差異是:1) 不再曝險於 GBTC ,而是分配於 AGG 及 GLDM,兩者各佔 10%;2) 原先投資在大型價值股 VTV 的部位,更換為承擔小型價值股因子的 VBR,與原先就配置的 QQQ (承擔大型成長/動能股因子) 各佔 40%。

MFA-V 從 2017 年開始創造了 23.9% 的年化報酬率 (採季再平衡),-14% 的 MDD,1.36/2.47 的 Sharpe/Sortino,這段時間內有成功達到設計這一系列 MFA 投資組合的目的:盡可能在追平 S&P 500 (大型股) 年化報酬的情況下,控制報酬率波動及 MDD

如果把這一套策略的時間拉長到 2005 年開始 (GLDM 換為 GLD,同時考慮 ETF 起始年),MFA-V 依然有優於 S&P 500 的相對報酬及風險調整後報酬的表現。

評估 MFA-V 的過程中為了要追溯到更久以前的資料,這邊利用 Portfolio Visualizer Asset Allocation 功能,以美國大型成長股 40% + 美國小型價值股 40% + 美國債券 10% + 黃金 10% 回測 1987 年到現在的績效,也有一樣的結果。

MFA-V 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回測結果公開 有 “ 6 則迴響 ”

  1. Hi Freddy大 您好
    不好意思有有點問題想請教,請問你本身在當分析師,而主動投資的報酬也勝過被動投資的報酬,那為甚麼要出清掉全部的alpha策略而轉成100%被動投資呢?

    Liked by 1 person

    1. Hi 李安,

      簡單來說是考慮機會成本, 因為我發現我目前分析師本業工作的薪資成長幅度, 還是會高於主動投資的年化報酬, 所以我應該要投資在自己那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 而非分心去做自己的投資組合管理。如果我今天發現主動投資的年化報酬遠優於薪資成長, 那麼就會考慮反過來。

  2. Hi, Freddy版主,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至马来西亚的读者,最近在学习资产配置方面的知识,接触到你的文章之后想通了很多盲点,非常受用。不过还是有一点还想不大明白,特此留言请教版主。
    想请问版主,谈到財務獨立、提早退休,多数都会看到有人分享使用长期股息投资法以股息cover日常开销,而不需触碰到本金。
    而如果是靠资产配置和指数化投资来达到財務獨立和提早退休的目标, 在没有或很少股息和现金流流入的情况下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操作呢?

    Liked by 1 person

    1. Hi qingann,

      首先,我不太認同把 FIRE 等同於不用工作, 也不認同 FIRE 等同於用股息來 cover 日常開銷。

      第一,就我的觀念來看,FIRE 應該是一種心態,讓自己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而不是一個讓自己逃避工作的藉口。工作收入一直都是累積 FIRE 本錢的一個最重要途徑,與其想著用投資部位來賺錢,好好選擇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好、做得快樂,我認為才是正途。

      第二,當你的資金來源只剩下投資部位,你個人的投資決策會變得沒效率,甚至不理性。採用以股息為出發點的投資方法,在我看來只是過度偏重每一期的股息收入,而非投資的總回報 (股息 + 資本利得),後者往往才是投資報酬的最大來源。理性投資的第一步,在於把股利和資本利得視為相等的報酬來源,領到股息和賣出股票得到的結果是 相同的才對,過度偏重在股利所得,只會讓自己錯過自己應該擁有的報酬率。

      總結來說,如果是年輕人,我認為要達成 FIRE 的最佳途徑不是投資證券市場,而是投資自己:1) 聰明選擇自己的職涯發展; 2) 審慎檢視自己的花費、儲蓄與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 3) 越早開始投資越好,這邊還是建議大部分人做指數化投資。

      在直接跳進沒有 or 很少股息和現金流流入的情況之前,你也許可以先考慮增加自己的工作收入 & 儲蓄率來累積本金。夠大的本金配合合理的市場報酬,通常會達到你希望得到的結果。

      如果你還想要更多,用小資本來獲得更高的預期報酬,請記得這是要付出代價的,不論是承擔更多的風險,又或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機運。

      我很難跟你說有什麼操作方式,但希望這些觀念有回答到更根源的問題。另外,關於投資與人生,我寫過這篇文章《你要如何投資自己的人生?》 ,分享給你。

      Freddy

      Liked by 1 person

      1. 非常感谢你用心的回复,万幸我今天在这里留了言,让我有更近一步的观念思考。
        最后感谢你的分享,祝安康。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留言